(一)
  一个年轻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碰到一位老人,年轻人问:“这里如何?”老人反问:“你的故乡如何?”年轻人说:“简直糟糕透了。”老人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故乡一样糟。”又来了另一个年轻人问同样的问题,老人也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说:“我的故乡很好,我很想念故乡……”老人便说:“这里也同样好。”旁观者觉得诧异,问老人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老人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

  在不同人的眼中,世界也会变得不同。其实星星依然那颗星星,世界依然是那个世界。你用浏览的眼光去看,就会发现许多鲜艳的景色;你带着满腹怨气去看,你就会觉得世界一无是处。

  (二)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浏览别人是一种豪迈风姿。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长处。对此,妄自菲薄和恃才傲物都是不可取的,它只会使人沦于平庸。而正确地浏览别人就会使平庸变得优秀,使自卑变得自强,使消沉变得进取,使自满变得谦逊。

  春秋时期,管仲少时贫贱,早年曾与挚友鲍叔牙以经营小买卖为生。管仲出的本钱没有鲍叔牙多,可是到分红的时候,他收了应得的那一份,还要再添点儿。鲍叔牙手下骂管仲贪得无厌,鲍叔牙替他辩解说,他家里人口多,开销大,我自愿让给他。管仲带兵胆小怕事,手下士兵不满,而鲍叔牙却说,管仲家有老母,他为了侍奉老母才自惜其身,并不是真的怕死。鲍叔牙百般袒护管仲,是因为他知道管仲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只是还没有机会施展。管仲感叹道:“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就这样,他们成为莫逆之交。之后,管仲在鲍叔牙的尽力推荐下,成为齐国宰相,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鲍叔牙浏览管仲,百般袒护,连齐桓公的重用都让给管仲,而他却心甘情愿。可见,浏览别人将有多大的气度与胸襟。这好比幽谷香兰,使人愈嗅愈香;峻岩劲松,使人愈压愈坚。

  法国闻名大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开阔的东西是陆地,比陆地更开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开阔的是人的心灵。”让我们像大海那样笑纳百川,像高山那样巍巍矗立,摒弃自卑、自豪和自满,去正确地浏览别人吧!

  (三)
  有人认为,在越来越个性化的社会社交中,“浏览自己”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和应用。这本是一件好事,因为它起码表明了人已经开始注重个人在社会中的代价和作用,有利于个性的张扬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扬。

  可往往物极必反,“浏览自己”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发展成为极度的自私自利;发展到唯我独尊的骄横和霸道;发展到了“宁可我负人,不可人负我”的个性变态。

  这样“浏览自己”最终毁掉自己,失去别人的帮助,走向人生的黯淡、寥寂和孤独的泥潭。

  学会浏览别人吧,当然最好依然别做什么“追星族”、“追款族”,把浏览变成崇拜,追星追款追得连自己都找不到了,这样“浏览”不是很悲哀吗?

  如果我们肯于把自己浏览的目光从那些近似梦幻泡影般的“星系”中收返来,看一看你身边这些你从来不曾浏览过的人,你会发现,他们虽不如明星、大款那般被传媒“炒”得火爆,但他们却依旧认认真真地生在世,努力地工作着,真诚地

  与人打着交道。他们在与人交往中所显示的同情、体贴、微笑和相互帮助都是朴实而真切的。这些人就生活在你的四周,他们是你的亲人、朋友、同事和邻居,他们在你失败受挫时安慰你、帮助你;在你成功兴奋时会鼓励你、赞美你;下雨时,他们会拉你同在一个屋檐下躲雨;刮风了,他们会为你披上一件御寒的风衣。这些人才是你真正应该浏览的人。

  大概他们身上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瑕玷和不足,他们烦恼时也会喊一喊、骂一骂,他们在背后也要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缺陷,他们也饮酒、抽烟、打麻将,也有七情六欲。社会有多复杂,他们就有多复杂。但这些“恶习”谁能保证自己身上就没有呢?真正懂得社交艺术的人,是知道怎样用浏览的目光把一堆粗树根变成艺术品,晓畅善意的指斥也许会使恶魔变成漂亮的天使。

  善于理智浏览别人的人,他总会得到更多人的浏览和帮助,创造一个更适合个性发展的宽松、协调又布满人情味的人际情况。

  学会浏览别人,会帮你成功。" alt="学会欣赏身边的人的故事" width="100%">

学会欣赏身边的人的故事

精彩视频

2025-11-05 18:34:38

  如果把在世的松叶还渴望着生长的树视为一份财务状况变动表,那么被摘下来的故事一串树叶,就要算是松叶一份资产负债表了。在世的故事树,记录着它的松叶生长,记录着在它的故事树荫下生在世的人们为了让自己身子乃至思想达到平衡,每年、松叶每月、故事每日需要收付的松叶幸福和痛苦、悲哀和悲伤。故事而当一棵树的松叶叶子被摘下来离开母体(甚或是父体),它便不再记录这些了。故事在它那没有生命的松叶叶片上,只留下在它不再生长的故事那一瞬间所看到的一切:关于它的关于一切它所能看到的物体的时点状况。
  
  许多年以前,松叶我常常去林中,把伸手可及的某一片树叶或某一只松针摘下来,带回家放入我的一本札记里,然跋文录下我采摘它时的心情。有一次,我顺手摘下了一串马尾松针,那松叶临到知道自己最终的命运的时候,就让那粘糊糊的如血一般的树浆从它新折的伤口里流淌了出来,一向流淌着不停歇。我静静的坐在地上看着那伤口,心中有一丝懊悔,似乎因了我的那一念,它的命运就与上苍原本赐予它的命运成为两样,它的那份哀伤,那份绝望,在以后的好几个晚上直扰得我睡不着觉。我带着忏悔的心情专注的看着它,指望着能破解它作为松针的忧伤。也许我的努力感动了它,待到树浆流尽,折枝的创口下就长出了一个深褐色的疤痕。这说明它的痛创凝固了?它的心干锢了?看着这疤痕,我突然之间之间之间有一股想向它倾诉心事的欲望,于是,我便对着它把自己的不想忘却的心事通通的讲了出来。我的话似乎使它有了些许的灵性,它不但忠厚地记录下我在那一时点的悲哀与悲伤,也忠厚的记录了它自己的悲哀与悲伤,这些悲哀与悲伤以这样的形式永远地保留了下来,没有人能读懂,只有它和我知道,我和它因此而结成为一种近乎于悲壮的同盟,于是,我把它夹在我的札记里,为答谢它的知遇之恩,我通知它说,从此后我再也不采撷任何的叶子了。
  
  我第二次再到那片树林(wood)的时候,我发现像是树林中卷起了一阵低微的松涛,那涛声既像一头怪兽在低嚎,又像是树们的一种寻找。它们是在寻找什么呢?是我札记里的那一片针叶?依然在寻找支撑它们生存意志的另一种东西呢?我站立在树下,听凭着它们那无惘的啸声,有一个时候我想从我不太平静的心中找到一点对树们的愧疚,但最终我发现心底里根本没有那种被称之为愧疚东西。这一发现反倒让我更加相信了我与那一串针叶的相遇原本是命中注定的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常常带着我的那本札记到林中来,随便找一棵树就背靠着树干坐了下来,打开札记,让那一串针叶也与它的同胞们在一路叙叙。它们的话我听不懂,但似乎从那时开始,那叶针便没有了忧伤的成份,似乎对生命有了它自己的新的理解。及至之后,它的那一批同伴们逐步地老去,从树上落下地来,厚厚的在树根下铺了一层,它也无动于衷。
  
  那一年,我们又去了那一片树林,在林中,那一串针叶突然之间之间之间地从札记中跳了出来,掺和到早已在树根下聚集的那些叶子中去了,临去的时候,它的回过头来,充满深情的望了我一眼:你不属于这里,你迟早会离开的,在你的人生路上,保重!我从地上拾起了它,呢喃着感谢这些年来它对我的包容,感谢它给我的比人们给予我更为珍贵的友情,然后我不舍的把它重放回到地上。就让它回到原本是它和它的同类们命中注定的最终的也是最好的归宿吧。过后我便踏着树叶铺就的地毯,离开了那一片树林。
  
  过后不久,我便离开了那一块我不太熟悉,却留着我生命印迹的土地。那时候,我并不知道此生再也不会回到那里。我原以为当我在地上转了一个大圈的时候我还会再到那片林中去寻找那一串针叶。然而,我终究没有回到那一片树林里,但心里却总是挂念着那一串针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觉得自己与它们虽然今生是不能再相聚了,但在我们的体内却潜藏着一种必然的血与水的渊缘。
  
  人所受的限制,较之于树林多了许多,如果上苍让我重新选择一次,那么,在轮回之际跨过那一道生死门楣的一瞬间,我将会选择做树而不做人,因为做人会走许多的路,每晚歇息的时候会觉得太累太累,而做树就没有这样的烦恼,只需要在那里站立,根向地心探寻,枝向天空上延长。

分享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